雅昌拍卖首页雅昌拍卖结果靳尚谊 1976年作 曾念
靳尚谊 1976年作 曾念
估价
RMB
1,800,000-2,800,000
成交价
****
RMB *雅昌拍卖图录提供数据展示
拍品信息
- 材质
- 纸本油画
- 题识
- 签名:尚谊 一九七六年 尚谊
背签:靳尚谊(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)《曾念》
- 拍品描述
- 靳尚谊,我国当代油画的代表人物之一,是我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、理论家和教育家。他将欧洲古典油画精髓与中国民族艺术传统相融合,开创了中国油画新古典主义学派。1934年12月生于河南焦作。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并继续攻读研究生,1955年入前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学习。1957年以优异的成绩完成油画专业研究生学习,并留校在版画系教授素描课;1962年调入油画系第一画室任教。
说明:1983年,他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,1987年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。1996年起兼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,1998年起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;第五任、第六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。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组评审委员、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、中央美院博士生导师、教授、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、中国文联副主席、全国政协常委。鉴于在艺术创作及教学方面的突出贡献,国务院授予其国家级专家称号,享受政府特殊津贴。曾主持过中央美院第一画室及油画进修班的教学工作,其艺术实践和主张,在80年代中期以来影响了我国一大批油画家向古典主义吸收营养的热潮。
靳尚谊在学生期间就十分注重素描,他也以熟练、高超的素描技巧受到人们的注意。他之所以反复画素描和油画人体,主要是为了解决人体塑造中的结构问题。写实绘画中的结构一是要真实,二是要生动。真实性更多地从属于作者对客观对象精微的观察与分析,而生动性的获得则需要作者在此基础上的艺术把握与处理。靳尚谊着力使结构单纯化而使绘画语言的表现层次丰富化,使人物形象实在、饱满,既有神韵和情致而又有鲜明感。---邵大箴
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,靳苏联的画法,同时向古典学习,钻研肖像艺术中古典风格的一些特长,从审美到技艺本身的这样一种方法来创作。审美当然有个人的取向,他的审美比较典雅、含蓄,注重人性的生存一面,与现代艺术讲究个性张扬的不一样。他偏向于典雅的有一定深沉的唯美的考虑,带有一定的人文考虑,不同身份的人物考虑不同的气质。靳先生作品是含蓄的、柔和的,总体谐调下的色彩发挥,完全吸收了很多古典主义的东西。这种转变是非常正确的,他对自我的判断和选择是非常对的。
靳尚谊的作品看起来比较成熟、比较完美,很少有毛病。中国油画整体来说处于发展阶段,他的作品挑不出大毛病是很不简单的,很有成就。---詹建军
1980年代以来,靳尚谊创作的一系列油画肖像作品,被誉为中国油画的“新古典主义”。“在中国,研究西方油画基础和画种的表现力比较深入透彻的画家,我勉强算一个。从对基础的了解,到对画种的了解,再到对西方文化的了解,越深入认识就越整体。作为油画家,我认识了油画原则的要求和魅力。另外,我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好画。好画不在内容,在于表现的高度,这个高度,古典和现代一脉相承。”靳尚谊说。靳尚谊前期的油画肖像创作主要对象是伟人。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变迁,靳尚谊的创作对象和审美眼光发生了转换。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,他的画笔开始转向了普通人。这幅肖像画结构严谨,单纯,人物刻画真实,生动,线条造型与体面造型有机融合,是靳尚谊油画艺术的鲜明特点。画家采取侧光的方式,一半亮一半黑,用强烈的明暗对比凸显人物造型,借助西方油画技巧,以柔润的笔触、单纯而强烈的黑白灰色彩关系,描绘了一位温润又坚毅的男性。画家将古典写实油画中融进中国民族传统的审美趣味,使得作品具有民族气派。靳尚谊说:“艺术不关注现实就没有意义,我的画笔转向老百姓就是关注活生生的现实生活,这一系列的作品,实际上是通过人物表达我当时的心境和对理想主义的追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