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 | 启功(1912~2005) | 尺寸 | 46×122cm |
---|---|---|---|
作品分类 | 中国书画>书法 | 创作年代 | 暂无 |
估价 | RMB 500,000-600,000 | ||
成交价 | 登录后可查看 | ||
专场 | 仙露明珠—— 佛教艺术臻品荟赏 | 拍卖时间 | 2020-10-18 |
拍卖公司 | 十竹斋拍卖(北京)有限公司![]() |
拍卖会 | 十竹斋拍卖(北京)首届艺术品拍卖会 |
【题识】上海佛教居士林开山,察格多尔扎布敬题。 | |||
说明 |
【释文】护持佛法。 【说明】 1、上海佛教居士林原名中国佛教研究会、上海佛教敬业社等,始建于1918年,是中国著名的居士修学场所之一,同时也是中国大陆第一所佛教居士林。此幅作品应是1987年上海佛教居士林宗教活动从“文革”冲击之后恢复过来,重新开山时,启功先生受邀所书。 2 、何奇耶徒在《追忆察格多尔札布——启功先生》一文中写道:“启功三岁时,为了祈福、长寿,祖父毓隆让他拜雍和宫的一位老喇嘛为师,成了一个记名的小喇嘛,接受过班禅大师的灌顶,取佛名 ‘察格多尔扎布’ ,金刚佛母保佑的意思。”(《中国民族》,2006年第9期,第61页) 此幅作品上款所言“上海佛教居士林”指的是1918年在上海海宁路锡金公所成立的上海佛教居士林。然而,“文革”期间居士林被迫停止活动,直到1983年“文革”结束,佛教活动才稍有恢复,1987年重新启用“上海佛教居士林”一称。据此判断此作品应是启功先生为祝贺该组织重新恢复所书,先生时年75岁左右。启老书风大致划分为四个时期:第一时期为初学书法至六十年代初,其行书有赵孟頫、董其昌风貌,楷书重视写经,体势泥古、秀丽;第二时期为六十年代至“文革”结束,楷书以欧体、柳体为主,同时遗有颜风。在此阶段还临摹智永、怀素、王羲之、王献之和黄庭坚等人的草书,在临摹中加入了自己对书法的理解,初步形成“启体”;第三时期是从“文革”结束到九十年代中期,“启体”书法完全成熟,是其书法发展的巅峰时期;第四时期为九十年代末至2005年,是启功人书俱老时期。此作品中,书法结字可看出取法欧、柳楷书的痕迹,已颇具启体风格,正是第三时期的代表作品。 此作品落款为“察格多尔扎布敬题”,“察格多尔扎布”乃启功三岁时为祈福长寿所用的佛教教名,在这里不用“启功”名而使用教名,有表示崇高尊敬之意,与佛教内容相应。在其另一书法作品楷书《回向文》(载于《启功潘主兰书法集》,江苏美术出版社,2013年,第70页)以及绘画作品《竹石图轴》(载于《爱新觉罗全书·书画揽胜》,吉林人民出版社,1997年,第183页)等书画作品中也有使用“察格多尔扎布”朱文印和白文印的现象,由此推测启功在书写与佛教相关内容时,常以“察格多尔扎布”落款或钤印,是先生作品中较为特殊的现象。 |
业务合作: 80480998-888/837 fyz@artron.net 责任编辑: 张天宇010-84599636-846 zty@artron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