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 | 沈曾植(1850~1922) | 尺寸 | 27×40cm |
---|---|---|---|
作品分类 | 中国书画>书法 | 创作年代 | 暂无 |
估价 | RMB 5,000-10,000 | ||
成交价 | 登录后可查看 | ||
专场 | 艺缘珍藏——同一藏家同一上款专场 | 拍卖时间 | 2020-09-23 |
拍卖公司 | 上海朵云轩拍卖有限公司![]() |
拍卖会 | 2020朵云轩120周年庆典拍卖会 |
款识: 一、秋尽东门且未回,茅斋寄在少城隈。篱边老却陶潜菊,江上徒逢袁绍杯。雪岭独看西日落,剑门犹阻。 二、旧日重阳节,传杯不放杯。即今蓬鬓改,但见菊花开。北阙心常恋,西江首独回。 印鉴:沈曾植、东轩、寐叟 鉴藏印:先文诚公遗墨沈氏子孙永宝、玉庐主人 题跋: 一、北人来。不辞万里长为客,怀抱何时得好开。 二、茱萸赐朝士,难得一枝来。沈诚公文书杜诗两首未竟。公子颖属为补完。戊子十月,陈学超谨识。钤印:陈伯子。 三、文诚公真迹。行书杜诗二首未完篇,小松陈学超补完。钤印:颖 |
|||
说明 |
第47号拍品至第51号拍品为海日楼旧物 沈曾植(1850年-1922年),字子培,号巽斋,别号乙盫,晚号寐叟,晚称巽斋老人、东轩居士,又自号逊斋居士等。 浙江嘉兴人,清末民初学者、诗人、书法家。沈曾植治学,严谨博大,综览百家。博古通今,学贯中西,以硕学通儒蜚振中外,誉称中国大儒。沈曾植在书法上属于大器晚成,早年学书以晋唐小楷为主,后受包世臣《艺舟双楫》的影响,取法北碑,未见大的成效。一直到六十多岁后,通过罗振玉得到“流沙坠简”的照片后,大受影响,致力于章草的研究,又学习《爨宝子碑》、《爨龙颜碑》诸碑,将章草与行草融合,形成独特的书法面貌。海日楼遗墨多是信札手稿之类,书体涵盖了楷、行、草三体。书写时对于用笔的轻重、结字的大小、章法的安排都已然全无计较,随意挥洒,一任天然,完全进入了自由的空间,可谓信手偶得的佳构。 |
业务合作: 80480998-888/837 fyz@artron.net 责任编辑: 张天宇010-84599636-846 zty@artron.net